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4 10/23 08:36:51
来源:新华网

景德镇千年窑火焕新生

字体:

  釉面色彩绚丽红艳鲜明,杯口珐琅纹饰精巧细腻……在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一套中国郎红与法国珐琅纹饰相结合的咖啡杯,引得中外参展商驻足欣赏。

  中法文化在一款瓷杯上的交融,也受到了法国经销商的青睐。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这套咖啡杯远销法国。

  这套瓷杯由景德镇华玉陶瓷研究院常务院长程丽华设计,过去20年里,她致力于研究生产高温颜色釉陶瓷,与上百名景德镇各工序手工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携手合作,在传统制瓷工艺基础上创新出20余项专利技术,将高温颜色釉陶瓷的成品率从过去不足5%提高到60%。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陶瓷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程丽华说。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窑火不熄,景德镇成就了依靠手工业支撑千年发展的奇迹。今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时尚与艺术在这里碰撞,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互鉴,“千年瓷都”正活力焕新。

  10月18日,一名外国参展商在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现场挑选瓷器。新华社记者 李笑 摄

  10月22日,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落幕,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陶瓷企业参展,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还举办了景德镇论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论坛、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大会、全国大学生陶瓷艺术展、春秋大集秋集等一系列活动。

  自2004年首次创办以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已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商贸交易平台、“以瓷为媒、对话世界”的文化交流平台。

  夜幕降临,景德镇陶溪川的春秋大集秋集上人群熙攘,上千个摊位前,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摆摊的年轻创客、直播的网红博主……

  春秋大集秋集作为本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之一,吸引了上千名国内外手工艺术家,其中500多名来自国外。

  10月17日,游客在陶溪川春秋大集上游览。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走进陶溪川文创街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老房子上长出了新房子”。在保留改造景德镇原老瓷厂厂区的基础上,景德镇转变思路,用新业态复活工业遗迹,打造青年创客个性表达的创业就业平台,让“练摊”成了景德镇的一种新文化。

  来自湖北黄冈的年轻创客杨帆从2018年开始扎根景德镇创业。她以陶瓷为原材料,以花朵、蝴蝶为主要设计元素,推出陶瓷耳环、戒指、发卡等穿戴瓷产品,月均销售额在两万元左右。

  “我希望陶瓷能为人们的日常穿戴增添新意。”杨帆说,创意是赢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关键,不断添加新元素,才能跟上时尚潮流。

  2016年至今,陶溪川文创街区已有超2.5万人登记为创客。今年上半年,陶溪川的营业额有1000多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营业额。

  “90后”西班牙陶艺家乔曼在景德镇浮梁县湘湖镇租了一栋民房,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将家乡巴塞罗那的白底黑纹陶瓷,与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工艺相结合。这次他把自己最近制作的茶壶带到了春秋大集秋集上。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各玩各的,而景德镇陶瓷工匠讲究分工协作,而且最可贵的是这里的每道工序都向外来者开放。”乔曼说,开放、包容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气质。

  如今,景德镇“洋面孔”越来越多,陶艺家、策展人、陶瓷商人等应有尽有,他们来到景德镇逐梦,也成为陶瓷文化“国际范”的重要推手。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拥有“文化强磁场”的景德镇,已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目前,景德镇已与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高峰时5000多名“洋景漂”在景德镇安家置业。

  从古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景德镇以瓷器架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2023年10月初,中国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在迪拜正式开业,为景德镇本土陶瓷企业提供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交易新平台,助推景德镇173家陶瓷企业出口,“景德镇制”不断出圈。

  “今天的景德镇,已经成为陶瓷创意的‘大观园’,创新创造的新工厂;未来的景德镇,还将不断用陶瓷文化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说。(记者黄浩然)

【纠错】 【责任编辑:谭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