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景德镇市珠山区锚定人才驱动发展,全方位打造政策、平台与服务优势,而陶源谷作为核心区域,已经快速崛起为世界陶瓷人才集聚之谷,为擦亮“千年瓷都”名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聚才机制 厚植人才发展“新动能”
陶源谷依托完善的政策体系,吸引并培育了大量陶瓷人才,成为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一是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关于打造珠山区高质量发展人才聚集地的实施办法》《珠山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3-2030)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人才战略规划》等“一揽子”政策,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四链深度融合,激活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保障人才住房公寓。在住房保障方面,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供给、自主选择、配套完善、优质服务”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房源,为人才提供优租、免租、低租政策,目前已有209名人才在人才公寓圆了“安家梦”。三是完善人才子女入学。在子女入学方面,依托全区教育资源,按“地域相邻、就近就便”原则,无条件安排认定为江西省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全面保障就业、务工等其他类型人员子女公平入学,做到适龄儿童“应入尽入”。去年以来,妥善安排了62名人才子女就读,解决了11432名外来创业就业人员子女就读。
构筑平台矩阵 打造人才发展“硬支撑”
陶源谷聚焦平台建设,为陶瓷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一是建设全球陶瓷创意设计高地。高标准打造三宝设计谷,构建起“一轴三园七板块”联动发展格局,以三宝为核心,做强三宝陶瓷创意设计谷、瓷源境文工旅游产业园、三宝蓬老鸦滩大件陶瓷生产这三大园区,推动园区深度互动,实现从“三园”到“N园”的拓展,吸引众多设计人才入驻。二是创新陶瓷文化交流交易载体。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全力推进申遗工作,实施“名师带徒”“候鸟计划”,通过建设“千馆之城”打造“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三是打造“产业集群+电商矩阵”培育平台。立足产业集聚优势,在陶源谷打造近2000㎡的“景漂”人才服务运营中心,联结三宝陶瓷创意设计谷、瓷缘境文工旅游、三宝蓬、老鸦滩大件陶瓷生产、樊家井仿古陶瓷销售、雕塑瓷厂大学生创新创业、陶艺街特色街区等多个园区,形成“一中心多园”的全域大众创新创业产业集群,构建涵盖央视网瓷、艺次元等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多园全网”电商矩阵,培育2万余名新时代创客,为陶瓷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支撑。
优化服务矩阵 提升人才安居“软环境”
陶源谷全方位完善服务,解决陶瓷人才的后顾之忧。一是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在“景漂”人才服务运营中心设置“一站式”人才服务大厅,整合居留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人才关注的生活要素,让人才享受便捷生活服务。二是强化人才创业服务。推行“党委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模式,以“景漂之家”为服务主阵地,成立珠山区国瓷联盟、陶瓷创意设计协会,建设陶瓷人才发展服务平台,为陶瓷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三是构建人才交流服务机制。通过举办“景漂青年说”“土耳其洋景漂艺术家作品邀请展”等陶瓷艺术展览,以及“中国(景德镇)陶瓷创意设计分享暨新品发布会”“遇见•愈见-2024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搭建人才展示才华与交流合作的平台,提升陶瓷人才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
发挥人才效益 彰显山谷发展“强活力”
众多陶瓷人才汇聚陶源谷,有力推动了珠山陶瓷产业的发展。一是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人才在此交流融合,传承传统陶瓷技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陶瓷佳作,推动陶瓷文化的创新发展。二是促进陶瓷产业繁荣。人才的集聚带动了陶瓷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涵盖创意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提升陶源谷在陶瓷产业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三是提升珠山知名度与影响力。陶源谷凭借丰富陶瓷文化资源与人才优势,吸引大量游客与陶瓷爱好者,成为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提升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珠山发展注入新活力。
陶源谷凭借全方位的平台建设、优质的服务保障与良好的发展环境,正吸引着全球陶瓷人才纷至沓来。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正成为世界陶瓷人才追逐梦想、实现价值的理想之地,为传承与弘扬陶瓷文化、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