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7/12 12:09:20
来源:新华网

“民情勤访”何以见实效?

字体:

  新华网南昌7月12日电 题:“民情勤访”何以见实效?

  新华网 王晓震

  盛夏傍晚,来到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滩溪镇,乡间稻浪翻滚、暑气未消。和往常一样,该镇镇长黄新星叫上包片村干部到村民家里,几把竹椅围成一圈,以板凳会的形式开始了一场恳谈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最近遇到的烦心事、新期盼都摊开来说。

  这是永修县开展“民情勤访”的真实场景。从2022年全县推广至今,该县先后获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先进县、全市信访综合目标考评排名第一。这一工作方法是怎么产生的?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新华网采访团队走进永修城乡、对话当地干群,探实情、看变化、取经验,也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样本参考。

  不搞文来文往,没有评比、排名

  滩溪镇是“政策”发源地。“辖区内有村、社区、林场,社情民情相对复杂,曾经常有山地、族姓之间矛盾,信访量较大。”黄新星表示,与其老百姓上访不如干部下访,所以2021年的时候,村镇干部就趁晚上村民都在家的时候,开展“民情夜访”,主动下去走街串户,现场解决诉求,当年信访量下降一半。

  在此基础上,永修县把“夜访”改为“勤访”,表面上看只有一字之差,其实是打破形式限制,不规定时间、地点、人数,并由县领导挂点乡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

  “不搞文来文往,一个电话、三言两语把问题化解,解决不了就上报。”永修县委书记秦岭说,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没有出台制度文件、不设立工作小组,也没有牵头部门。

  这个说法在几个乡镇采访中得到证实,也不禁让人好奇:既然没有刚性约束,这项工作如何顺利开展?会不会加重基层负担?

  “综治维稳本就是基层履职清单重要内容,通过这个办法反而是有效履行职责。”涂埠镇党委书记彭玉烨认为,镇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上报给挂点县领导,统筹协调县直部门力量,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一种默契,少了很多推诿扯皮。

  在江西省永修县,镇村干部与村民围坐交流,主动问需于民。新华网发

  “这项工作开始至今,县里也没有下达强制性文件,但却实实在在给了很大支持。”九合乡人大主席张帆说,与其事后找补,不如把工作做在事前,从长远来看,这反而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

  “政策”初衷明确,也怕跑偏走样,基层走访如何防止变成形式化活动?秦岭表示,工作开始之初就明确不搞评比、排名,乡镇不用为了考核而去攀比数据,但要求干部带着一颗公心下去,以开放包容的工作精神,让群众敢于发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不是照着“模子”干,而是围着实际转

  城关镇老旧小区污水管网跑冒滴漏、停车难,改造呼声强烈;湖区乡镇养殖大户想要扩大稻虾养殖规模,但由于水渠等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受阻;山区乡镇偏远村落道路年久失修,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事活动……永修乡镇之间、城乡之间面对的问题既有共性,也各有特殊之处,工作方法也各有千秋。

  涂埠镇联合共建单位建立“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收集意见建议并跟踪问效;江上乡健全乡村两级网格化防控工作体系,持续开展困难群众“敲门行动”;九合乡干部用“集中座谈”,打开了民情民意“直通车”;恒丰企业集团以“近邻”党建为纽带,重塑熟人社会的情感联结和信任基础。

  江西省永修县涂埠镇幸福小区曾经污水冒溢、停车难等问题突出,乡镇社区干部收集到大量改造呼声和建议。该镇在考察、公示过后,牵头住建、城管等部门协调改造,收获群众好评。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民情勤访”既要因地制宜,也要联系实际。正值暑期,分管综治、水利工作的立新乡常务副乡长熊传武给包村干部多交代了一项工作:因为学生放假,在下乡走访的时候,除了收集民众诉求,要多给孩子和家长做好防溺水宣传。

  “我们会根据阶段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灵活调整,增加防汛须知、防诈宣传、森林防火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普及等。”熊传武说,这相当于升级到功能2.0,贴合百姓需求。

  不少受访镇村干部反映,随着工作持续开展,相较于村民最开始反映诉求时的“随心所欲”,现在会更加合理合法,他们也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曾因为占地补偿反复信访的村民也在法理面前缓和态度,直至息访。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这也是一个提升能力的平台。来自吉安泰和的“00后”戴慧琼,两年前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滩溪镇党政办工作,原本性格内向的她也学会了和老乡们打交道,用她的话说以前是“不懂农事、不懂农时”,不知道也不敢和村民交流,现在更了解三农工作,也找到了成就感。

  不是搞“盆景”,重在访出新生态

  “从提出需求到完工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再也不用踩泥了,去哪都方便。”在滩溪镇东山村,今年71岁的赵恕江指着家门口加宽重修后的村道说,一条400多米的小路直接受益两个村小组、260多人。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你把群众的事放心上,群众也支持我们的工作,在防汛动员的时候,村民二话不说就自愿加入队伍。”村支书杨习全说,这也就换回了信任,以前群众有事就打上访电话或者110,现在第一时间会先联系村干部。

  永修县委信访局局长徐云峰表示,通过民情勤访,也减轻了信访工作压力,能够从源头发现真问题,找到问题关键,用“药”就准,及时解疙瘩、疏怨气,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江西省永修县信访接待窗口,工作人员为信访人员解答疑问。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基层矛盾少了,活力足了。“今年稻虾亩产都在一两千元,赚到了钱。”走过几个乡镇,村民脸上的笑容不会骗人,大家正一门心思搞发展。目前,永修县稻虾养殖总面积已拓展至30万亩,直接受益农民15万人。

  小乡村藏着大变化。在永修县城乡,这项创新工作不是搞“盆景”,本质是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让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拉近了党群关系,降低了信访量,提高的是发展信心和活力。

  “办法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经过实践检验、群众叫好的,带着泥土味的‘政策’,我们要总结归纳推广。”秦岭表示,事实证明,这不仅能推动综治维稳、息访息诉,也与“开门教育”相契合,成为监督、锻炼基层干部的平台,让年轻干部在群众工作中淬炼成长。

  作风之变看似在基层,却又无所不在。近年来,永修打响“营商环境直通车”品牌,持续完善功能并结合入企走访,实现“一个大厅办成事,直通车兜底解难题”的目标,连续两届荣获全省“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县”称号,且多年在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等次。

  在秦岭看来,一流工作离不开视野、智慧和决心,为官一任,就要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跳出地域局限,对标先进、真抓实干,办好民众关切事,选准产业赛道,营造宜商环境,持续激活县域发展的一池春水。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