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8/28 09:48:27
来源:赣南日报

“码”上守护舌尖上的清廉——赣州推行公务用餐“一码通”改革纪事

字体:

  “现在下乡,自己扫码点餐,不用人陪,方便、自在多了。”日前,全南县农业农村局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到该县龙源坝镇调研,用餐时自助取餐,各自拿起手机扫码支付了15元餐费,无人陪坐、无人签单。

  这一新常态,源于赣州大力推行的公务用餐“一码通”改革。如今,“赣餐码”的推出,让赣州下乡公干和在市内跨县出差的干部“到哪用餐都像回自家食堂”。基层干部从“接待员”变回“办事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解放的不仅是接待陪餐、报销审批,更有困扰基层的“人情结”。

  为了规范公务接待、减轻基层负担、防范廉政风险,切实有效地解决公务接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接待、“吃公函”等问题,赣州创新推行公务用餐“一码通”改革——“赣餐码”建设,将其作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抓手。

  “早在去年5月初,我们就赴外地调研机关食堂‘一码通扫’工作,随即开发了赣州市‘赣餐码’系统,并于2024年7月投入使用。”赣州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食堂科负责人曾翀宇说。

  为确保改革精准落地,我市首先对全市党政机关、市属国有企业、各县(市、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食堂数量、安装食堂消费系统、承包方式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形成详细台账。

  针对不同用餐点的实际情况,如就餐规模、现有设备、保障能力、地理位置等差异,赣州采取卡码结合、分类施策的方式,灵活制定了两种技术改造方案。同时,通过组织召开“赣餐码”系统使用管理宣传培训,帮助广大干部职工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流程。

  “赣餐码”一经推出,便因其便捷高效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滴,支付成功,15元。”清脆的提示音在赣县区江口镇机关食堂响起。前来对接工作的该县林业局干部刘南越轻点手机屏幕,完成了扫码支付。他面前的餐盘里,是标准的“一荤两素一汤”工作餐。在他扫码之后,这次公务用餐的消费金额、菜品明细、接待事由乃至对应的审批单号,都汇入了后台管理系统,清晰可查。“现在下乡,扫码就餐,规范又方便,省事也省心。”刘南越的切身感受道出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赣州市开发建设的“赣餐码”,在全省“使用最早、覆盖最广、人数最多、功能最全”。目前,我市“赣餐码”系统注册干部职工人数逾17万人,总交易笔数已超11万笔,交易金额236万余元。已布码1979个用餐点,覆盖市、县、乡三级的政府机关和国企、学校、医院、定点接待酒店,覆盖“赣餐码”的单位种类全省最多。

  “赣餐码”的功能也在不断延伸。“不仅可以缴纳餐费,还可以支付公务用车费用。”赣州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食堂科干部邓世恒介绍,市管中心依托“赣餐码”系统,延伸开发了一码通扫交纳交通费功能,来赣州出差人员可通过扫码支付交通费、在线查询下载电子票据。目前系统已进驻市直单位214家,交费997笔,收取交通费15万余元。

  “赣餐码”系统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公务接待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管理。它解决了“一餐以外如何接待”的问题,干部职工因公出差可自行到机关食堂扫码就餐。就餐后,消费数据自动记录并结算,确保资金流动的透明和可追溯,杜绝了接待中的违规行为和隐性浪费。其成效显而易见,使用“赣餐码”后,公务接待用餐平均每餐可节约80元以上,接待用时也从平均1.5小时降至0.5小时,极大节约了资源,减轻了基层接待压力。

  廉政风险防控方面,“赣餐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干部职工使用“赣餐码”支付餐费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有专属电子印章的消费凭证,压缩违规报销操作空间,防范违规“吃公函”“精致走账”吃公款、伙食费重复报销等隐形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可通过系统线上比对数据,线下实地核查、重点抽查等方式,精准开展监督检查,防范“一函多餐”“违规吃喝”等风险。

  目前,上犹、会昌、兴国、定南、寻乌、龙南、宁都等县(市)正在试点推进县域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改革。干部职工在本县(市)范围内从事公务活动时,统一扫码使用“赣餐码”用餐。试点地区的成功实践形成了良好示范,为“扫码就餐”模式在全市乃至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赣餐码’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完善数据管理机制,推动‘赣餐码’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曾翀宇说。(钟清兰)

【纠错】 【责任编辑:唐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