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11/04 15:19:44
来源:江西省市场监管局

江西知识产权“精准滴灌”惠及近4000家企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字体:

  2025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紧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部署,围绕全省“1269”行动计划,以“知识产权服务提链增效”为核心,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推动惠企服务直达产业链关键环节与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已精准对接服务企业3916家,联动56家公共服务机构,助力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方位提升。

  服务精准覆盖,融资转化成效显著。本次行动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服务覆盖创新型企业2242家(含大量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及独角兽企业)、民营企业3193家、中小企业2902家,有效破解企业发展瓶颈。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121.83亿元,同比增长8.43%,显著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通过多地举办的专利转化对接会,成功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构建服务网络,三级联动精准触达。为确保服务实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构建了“三级联动+三维发力”的惠企服务网。体系上,印发专项行动方案,强化省、市、县三级协同。吉安市构建“1+8+N”运营体系,布局20个服务网点;赣州市通过巡回培训培育超400名基层业务骨干,夯实服务基础。执行上,通过“点对点、面对面、实对实”举措精准对接需求。九江市通过入企走访,为251家企业解决160项需求,问题解决率80.4%;全省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入园惠企”及“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实现“知产变资产”;各地“一地一链”专利转化对接会加速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高校智库赋能,特色模式破解产业难题。江西省内高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景德镇陶瓷大学(TISC)为乐华陶瓷的“低温抗菌乳浊釉”专利提供导航服务,通过专业分析精准识别4项高风险权利要求,并提出改进方案,使该专利申请授权概率从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并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井冈山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针对吉安生物医药企业“三缺”难题,创新“随需响应、随程介入、随时调整”服务机制。设立“知识产权急诊室”,嵌入研发全周期,助力龙头企业新增16项发明专利,并建成吉安市首个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池,推动11项中医药种植核心专利共享,探索出知识产权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九江学院(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为江西雁浔硅材料公司提供聚硅氮烷技术领域的深度专利导航,分析全球5000余项专利,明确行业竞争格局,为企业制定了高稳定性的专利布局策略。

  下一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强化部门协同与社会共治,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更深融合,让更多企业享受到知识产权的“阳光雨露”,为江西高质量发展贡献“知产”力量。(刘超)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