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1月5日电(吴亚芬)巍巍武功山,云海翻涌,奇峰竞秀。11月3日至6日,这片被誉为“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灵秀之地,迎来了中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暨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10周年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公园代表、专家学者齐聚江西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十年筑梦地质公园,今朝聚力武功新篇”为主题,共同回顾发展历程,擘画未来蓝图。

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其壮丽的花岗岩穹隆构造地貌闻名于世。这里历经亿万年地质变迁,塑造出连绵的高山草甸、巍峨的奇峰怪石与变幻的云海霞光,不仅是地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更是无数游人心驰神往的生态秘境。此次年会选址于此,正是对其独特地质价值与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4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仪式。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等领导分别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秘书处主任Kristof Vandenberghe等国际专家也通过视频表达祝贺。与会代表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地质公园的响应机制”“地学科学研究促进科普转化及产业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地质公园如何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之间寻求平衡,赋能地方文旅。

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武功山将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科普产品与旅游体验,形成“保护-科研-科普-产业”的良性循环。此次年会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合作的起点。武功山与黄山、可可托海签署“姊妹公园”协议,展现出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开放协作、共建共享的姿态。通过此次大会平台,中国的地质遗产正成为国际对话的桥梁,吸引世界目光,传播生态文明。
未来,随着更多国际游客走进武功山,这里的地质奇观、人文风貌以及“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智慧将传播全球,形成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武功山正以其独有的自然魅力与发展智慧,为全球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



